Search

親子之間矛盾衝突之弔詭

「您是不是我媽媽啊?一點小忙也不肯幫?」
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親子之間矛盾衝突之弔詭

「您是不是我媽媽啊?一點小忙也不肯幫?」

長子要我一起幫他把小茶几從三樓房間,搬到二樓客廳去,因為他想一邊玩平板電腦遊戲,一邊看電視,但是這樣走樓梯真的有些危險, 所以我說:「我幫你拿平板電腦,你搬小茶几」但是他堅持要一起搬,所以有了上面的吶喊!

我是不是他媽媽呢?先撇除辛苦的懷胎十月不談,將近十三年的撫養與教養不說,當他有需要幫忙的時候,我肯定是他媽媽,一定是他媽媽,因為,他需要幫忙嘛!

但是,當他跟我意見或想法有衝突時,對話可能就變成:「您不要管我啦!」「我不需要媽媽!」

媽媽這個角色,在這種時候,不但不被喜歡,甚至可能希望妳離的愈遠愈好!

這讓我想起了相反的畫面,當孩子們有好的表現,心花怒放的父母恨不得天下的人都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優秀,讓人多驕傲,反之,當子女的表現不如預期,不被認同,可能出現的對話就是:「你到底是不是我生的?」或是「我怎麼會生出這樣的小孩?」

這樣的對話,大家不一定有說過,但是一定有從媒體上聽過、看過吧 !

「您到底是不是我媽媽?」

「你到底是不是我生的?」

這些答案,通常是肯定的!因為肯定,才敢這樣的咆哮與吶喊,因為人性很弔詭,往往對外人禮貌而客氣,卻對家人嚴厲而強悍,因為我們總覺得,我們是家人,可以互相包容,彼此理解,即便傷害了對方,基於血濃於水的親情,應該是打不跑,罵不跑的,但是,真的是這樣嗎?

當然不是這樣,沒有一顆心不會受傷,大家的心都是肉做的,會因為受傷而疼痛,會因為缺氧而窒息,會因為不再跳動而死亡!

仔細觀察與分辨,會發現,影響一天生活最大的變數,其實,是情緒!

幫長子一前一後的搬動茶几和上面的平板電腦及配備時,從三樓的樓梯開始往下走,走了幾步,他終於發現危險與不方便,自己開口說:「媽媽我自己搬就好了!」

因為我答應用他建議的方式幫忙,讓他從原來極度不爽的吶喊情緒回歸平靜,甚至有些贏過媽媽的小竊喜,但是!當他真的體會到媽媽說的危險和不方便時,他自己也恢復了理智與理性的判斷,而他決定要自己搬,是因為他相信自己做得到!

教養孩子真的是辛苦又不容易,特別是青春期時,控管情緒的杏仁核正長足的發育,孩子們自己都控制不住他自己了,又如何管得住他的情緒和說出來的話呢?

一開始,被孩子無情的話傷害時,確實驚愕也痛苦,但幾次過招下來,發現不是孩子在傷妳,是孩子控制不住的情緒在傷妳,孩子也沒有要傷害你的意思,有時, 他們自己也會被自己情緒失控下說出的話嚇到、傷到,那妳還要跟孩子失控的情緒去計較?去認真嗎?

孩子們才正行走在青春期上,還不知要奮鬥多少年,那情緒小怪獸, 還三不五時的要出來搗蛋與搗亂一番,大家都把眼光放遠一點, 心境放寬一些,退一步,是海闊天空,讓那些情緒小怪獸,匆匆來,快快走,暴風雨過後,陽光,一定會再閃耀,光彩大地。

親子之間的矛盾與衝突,往往是情緒這個小怪獸在從中作梗,當情緒來時,先處理情緒,不要處理事件,待雙方都理性下來時,再來進行溝通與事件的處理,這樣既不會傷了親子之情,也可以讓事情有一個相對圓滿的解決,教養孩子,是家長的修行之路,急不得,大家都慢慢的修行,慢慢地體會吧!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生命從愛中來也在愛中成長 交流從傾聽開始也從傾聽互動 透過解讀與同理拉近彼此的心
View all posts